分类:儿科
批准文号:国药准字Z20140013
规格:0.53g*24片
批文数量:1
类别:处方
成分:白芍、天麻、石菖蒲、珍珠母、远志。
功能主治:平肝熄风,安神化痰。用于轻中度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中医肝风内动挟痰证者。
服法用量:口服。4~6岁,一次1片,一日3次;7~11岁,一次2片,一日3次;12~14岁,一次3片,一日3次。疗程为4周。
“济仁”克痹骨泰胶囊由石见穿、白花蛇舌草、延胡索、没药、血竭、土鳖虫、巴戟天等七味中药材组成,清热化湿,祛风通络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热痹,瘀血痹痛。
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性关节炎等关节骨病。
痛风的病因
1、西医:尿酸沉积
现代医学认为,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,尿酸过量产生或尿酸排泄不畅,引起的尿酸堆积。尿酸结晶(痛风石)沉积在软骨、软组织、肾脏及关节处。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疼痛。
2、中医:痛风=热痹
中医学认为,痛风前期有红肿热痛的症状,“其热者,阳气多,阴气少,病气胜,阳遭阴,故为痹热(也称热痹)。”
本病病因复杂多样:如脾失健运,肾失气化等原因造成体内水湿几句,浊毒内蕴,流域关节,阻于筋脉;或过食肥甘酒醇,滋生湿热痰浊,流注关节筋骨,痰阻脉络;或过度劳累或风邪诱触,致使浊毒凝聚,气血瘀滞,运行不畅,以致关节、肌肉疼痛、肿胀、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。
痛风的治疗
1、西医:抗炎、促进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合成
急性发作期
首选秋水仙碱:能有效抑制白细胞移动,抑制关节炎症。
用药后,痛风的急性症状一般会得到暂时控制,但皮肤的色泽会变暗,多数患者还会复发,每年复发数次,愈发愈频,受累关节越来越多,越来越难控制。注: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,有强烈刺激肠胃,白细胞降低及脱发等不良反应;症状缓解时,或出现恶心,呕吐,需立即停药。肾功能不全者,还需谨慎用药。
间歇期
内服丙磺舒、痛风利仙、别嘌呤醇等:促进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合成,通过排出尿酸降低尿酸浓度。
但这类药物毒副作用大,会有不同程度的皮疹、胃肠道刺激、肝肾功能损害,甚至肾绞痛等。
目前为止,西医没有比较理想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及方法。
2、中医:泄浊化瘀治痛风
治法:疏通经络,排出湿热,活血化瘀(泄浊法)
朱良春,国医大师,1989年提出“浊瘀痹”的新病名,同西医痛风。认为若病情日久或反复发作,多有瘀血阻滞经脉、肝肾亏虚的表现;若正虚邪实,痰瘀交阻,深入筋骨,病情加重,则见关节僵硬变形;若痰浊凝结局部,则有痛风石形成,故应以泄浊化瘀的原则进行治疗。
由于此病的根本是肝肾亏虚,应通过疏通经络,活血化瘀兼调补肝肾来治疗,建议选用克痹骨泰胶囊联合乌鸡白凤丸,可达到很好的疗效。
若联合乌鸡白凤丸用药过程中出现头晕,潮热、盗汗等阴虚阳亢症状时,建议换成克痹骨泰胶囊联合六味地黄胶囊以滋阴补肾,可达到很好的疗效。
“济仁”克痹骨泰胶囊治疗痛风机理
组方
治法
疗效
服药1周左右发作期症状可改善。
服药半个月可起到明显疗效。
服药2个月可明显降低痛风各项指标。
病情较重者或有痛风石沉积患者建议服药4-6个月。
轻度痛风患者用药2个月后,饮食可不忌口,正常吃饭。
联合乌鸡白凤丸或六味地黄胶囊可增强疗效,缩短病程。
痛风患者的养生笔记
1、戒酒。
2、避免过度劳累、着凉。
3、多喝水:促进尿酸排泄。
4、多运动:肌肉、关节处会更稳定,发病后疼痛感较轻,但注意避免剧烈的腿部运动,如登山、长跑等。
5、营养跟上:骨质要保持好,牛奶、蛋类,大部分蔬菜、水果可不限;虾、蟹、动物内脏,含嘌呤高的食物应少食,菠菜及豆类等食物应少食。
6、发面面食放碱的粥类,因含碱性物质可促进尿酸排泄,保护肾脏,倡导食用。
7、心态决定痛风患者的命运,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绝对是关键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客户留言
相关产品
相关资讯
在线搜索